民雄大士爺廟介紹
大士爺廟位於臺灣嘉義縣民雄鄉中樂村,主祀觀音菩薩,大士爺,為嘉義縣縣定古蹟。
大士爺廟建於清嘉慶初年(約公元1797年),日治時期明治39年(公元1906年)毀於丙午大地震,致廟體全數震毀,目前所建的格局為大正12年(公元1923年)時由街民共同鳩資重建,至昭和12年(公元1937年)才竣工完成,命名「慈濟寺」。民國75年(公元1986年)正式更名為「大士爺廟」。
大士爺廟主祀觀音菩薩,大士爺,陪祀十八羅漢,後殿奉祀慶誠宮媽祖,而左右配殿則分祀開漳聖王及開臺聖王。大士爺廟的建築格局為三川殿、正殿、後殿,左右廂房,三川殿面寬三間,進深三間,正殿面寬三間,進深五間,後殿面寬三間,進深三間。
民雄大士爺廟交通資訊
|名稱:民雄大士爺廟
|電話:05-2261464
|地址:嘉義縣民雄鄉中樂路81號
1.自行開車:導航「民雄大士爺廟」即可抵達目的地。
2.搭乘大眾運輸工具:可搭乘火車於民雄車站下車後,再步行約4分鐘即可到達。
民雄大士爺廟的起源故事
民雄大士爺廟的起源故事,可追溯至清嘉慶年間(約公元1797年)。當時,民雄地區泉漳械鬥頻繁,造成死傷慘重。為了撫慰亡魂,當地居民遂於農曆7月舉辦中元普渡祭典。
在祭典中,居民們會糊製一尊巨大的紙紮大士爺神像,象徵陰間的統治者。大士爺神像的造型十分威猛,頭戴金盔、身披戰袍,手持法器,坐鎮於祭典現場。
據說,大士爺神像具有驅邪鎮煞的威力,可以鎮壓孤魂野鬼,避免其為禍人間。因此,大士爺祭典很快就成為民雄地區的重要民俗活動。
到了日治時期,大士爺廟因年久失修而逐漸傾頹。在明治39年(公元1906年)的丙午大地震中,大士爺廟更是遭到嚴重毀損。
大正12年(公元1923年),民雄地區的居民集資重建大士爺廟,並將廟名改為「慈濟寺」。昭和12年(公元1937年),大士爺廟重建工程竣工,並正式對外開放。
民國75年(公元1986年),大士爺廟為正名,恢復原名「大士爺廟」。
如今,民雄大士爺廟已成為嘉義縣的縣定古蹟,也是民雄地區的重要宗教信仰中心。每年農曆7月的大士爺祭典,更是吸引眾多信眾前來參拜,祈求平安。
民雄大士爺廟主要拜什麼神明?
主祀觀音菩薩化身的大士爺。
陪祀十八羅漢、開漳聖王、開臺聖王、媽祖、虎爺。